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壹点调查|难挡的野泳:警示标识近在眼前,下水游玩时有发生

更新时间:2025-07-05 09:45:00
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 王倩 刘桂斌

随着夏季高温来袭与暑假开启,户外水域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。记者近日走访济南多处户外水域发现,尽管 “禁止游泳” 警示牌随处可见、部分区域设置物理围挡,但仍有市民在危险水域野泳。

事件还原:

汛期黄河水流湍急

50公里外寻获遇难男孩

连日来,济南一名男孩在黄河边失联的消息牵动了众人的心,村口监控拍下的画面显示,这名男孩在河边奔跑,不久后就失联了。家属求助济南正安救援队。

救援队队员在接到求助后,对监控录像及周边进行了勘察,在河边一区域发现两行小脚印,救援队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研判。由于已经进入汛期和调水调沙时间,黄河水流湍急,救援队员往下游寻找。最终,在河道下游约50公里处,找到了遇难男孩。

“暑假期间,家长一定不要让孩童独自到河边玩耍及下河游泳。”济南正安公益应急救援队负责人柳冲介绍,近年防溺水教育普及已使溺亡事故减少,但此次悲剧仍令人惋惜。她强调,夏季汛期河水水量大、流速快、暗流多,孩童在水边玩耍极易遇险。

延伸调查:

市区多水域有野泳现象

警示标识“视而不见”

众所周知,夏季是溺亡事故的高发期,户外水域游泳存在着诸多危险。3日下午,济南气温攀升至 39℃,记者探访济南砚泉、浆水泉水库、历阳湖等水域发现,不少地方虽张贴有显眼的安全警示牌,但仍有不少人在水中游泳。

记者首站抵达和平东路的砚泉。远远可见水域周边环绕双层绿色防护网,靠近路面一侧设置了围挡,仅可以在路边远远观看到砚泉风景。

入口处,一名安保人员正手持喇叭循环播放 “禁止下水” 的安全提醒。他告诉记者:“我们分三班倒,每班12小时,重点劝返带孩子来玩的家庭。上周刚劝阻了六拨试图翻护栏的游客。”

记者站在安全观景台望去,砚泉水面碧蓝如镜,但近水区域无一人涉足,野游情况明显改善,与往年暑期 “下饺子” 的景象形成反差。“马上放暑假了,有孩子到这里玩水,都被我们劝走了。”上述安保人员说。

同样是设置了栏杆和禁止游泳的牌子,记者在浆水泉水库就看到了不一样的情景。

转入浆水泉水库大坝区域,广播系统正高频次播放禁游警示,但在水库的西侧及东南侧,仍有不少人在游玩,还有人在水库中游泳至大坝中心处。其中,有人戴着游泳圈、“跟屁虫”等救生设备,但也有不少人轻装上阵,在水库中野泳。此外,游泳人员中还有不乏带着孩子到此处游玩的家长,有的孩子在水边脱掉鞋子玩水,有的则身穿泳衣在岸边戏水。

记者注意到,水库周边显眼位置张贴着“水深危险 禁止垂钓”“远离危险水域 严禁下水游泳”等安全警示牌,周边还设置了围挡和防护网,但有的区域防护网已经被破坏,不少人正是从这些区域靠近水域。

记者在河边采访了多位游泳的市民。当问及是否意识到危险时,多人回答:“没事,现在这个季节水不凉。”还有人表示:“水性很好,没危险。”

随后,记者来到济南历阳湖区域,同样看到了不少人在水中嬉戏游玩,其中不乏孩童。“天太热了,水里很清凉。”“没事,水性好。”“带着救生装备。”当谈及游泳是否安全一事时,不少在此游泳者这样说道。

救援队员:

陡滩、暗流、温差、乱石

户外水下安全隐患颇多

柳冲所在的济南正安公益救援队,在黄河建邦大桥等区域设置了便民服务点,以确保第一时间开展公益救援。平时,救援队队员们也会在河边劝阻玩耍的市民,防止发生意外。

“陌生水域危险重重,不听劝的,我就亲自给大家下水示范。”黄河阻泳人王和新常年奔走在黄河边劝阻市民,他经常手拿一根竹竿,为的就是为不听劝阻的市民展示黄河岸边陡滩的危险,让大家深切体会到“什么是往前一步是深渊”。

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,户外水库、河沟等处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。济南蓝天救援队救援人员以浆水泉水库为例介绍,该水域之前曾发生多起溺水事故,因为这片水库是断崖式结构,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,但是水底有暗沟,非常凶险,“有些刚入水底的地方看起来一米多深,下去之后就会骤变成两三米,有的甚至达到五米多深。岸边的石头上还长满青苔,十分滑,极易发生溺水事故”。

“防溺水,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危险水域,这才是避免溺水事故发生最有效的方法。”采访中,多位救援队队员及阻泳志愿者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。

再专业的救援,也抵不过一次自觉的远离。当暑热难耐时,请记住:安全的清凉,在正规泳池里;生命的防线,始于远离危险水域。
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