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“拼好饭”被称“狗饭”,刺痛的是谁?

更新时间:2025-08-21 18:01:00

□许海龙

8月20日,广东一名网友发视频称,自己点“拼好饭”外卖,骑手送餐时当面称其为“狗饭”。当事人感觉被冒犯,打电话询问,骑手却称“我们叫惯了,我们平台都叫狗饭”,面对进一步询问,甚至让当事人“有病就别吃,你退款”。

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,外卖已然成为许多人解决用餐问题的便捷之选。“拼好饭”作为外卖平台推出的经济实惠点餐方式,以其低价优势,深受广大追求性价比消费者的喜爱。消费者选择“拼好饭”,不过是基于自身经济状况和消费需求做出的理性抉择,旨在用较少的花费满足基本的饮食需求,这无可厚非。

但骑手一句轻慢的“狗饭”,却让这份正常的消费行为变了味,深深刺痛了消费者的心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,骑手用这样侮辱性的词汇称呼顾客的外卖,都是对消费者极大的不尊重,严重违背了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精神。即便对“拼好饭”订单配送费低等情况心存不满,也不应将负面情绪发泄在无辜的消费者身上。毕竟,消费者是正常下单,与骑手形成了合法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,没有理由承受这样无端的羞辱。

当然,这一事件背后,也反映出平台在运营和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。“拼好饭”订单配送费较低,这是导致部分骑手产生不满情绪的重要原因。平台在推出这一服务时,显然没有充分平衡好消费者、骑手和商家之间的利益关系。配送费低,骑手送同样数量的订单,收入却大打折扣,长此以往,骑手工作积极性受挫,负面情绪不断累积,最终导致类似事件的发生。同时,平台对骑手的培训和管理也存在不足,未能有效引导骑手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和职业操守,使得一些侮辱性的称呼在骑手群体中传播,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平台的形象。

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来看,这一事件还折射出社会中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:对不同消费层次人群的歧视。点“拼好饭”的消费者,大多是普通上班族、学生、打工者等,他们选择这种经济实惠的用餐方式,只是为了节省开支,更好地生活,不应该因为消费金额低就受到歧视。消费本无高低贵贱之分,每个人都有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消费方式的权利,都理应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。

此次“拼好饭”被称“狗饭”事件,给整个外卖行业敲响了警钟。平台需要深刻反思,重新审视自身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,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,也要兼顾各方的权益,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,提高“拼好饭”订单的配送费或者给予骑手相应的补贴,让骑手劳有所得,减少他们的不满情绪。同时,加强对骑手的培训和管理,提高骑手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,明确服务规范和标准,对使用侮辱性语言等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。

尊重是相互的,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。无论是外卖骑手、平台,还是广大消费者,都应该多一些换位思考,多一份理解与包容。希望通过这一事件,能够促使整个外卖行业有所变革,让消费者能够安心享受外卖服务,让骑手能够体面工作,共同营造一个健康、和谐、有序的外卖市场环境。

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,仅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红网立场。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