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扩大开放履使命——打造东北亚合作新高地——以“招管改开”之力引领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评论之五

更新时间:2025-07-15 08:20:00

开放擘宏图,合作赢未来。中韩(长春)国际合作示范区诞生之初,就肩负着面向东北亚深化开放合作的战略使命。五年来,示范区坚持“扩大开放、履使命”,把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把制度优势、区位优势转化为链接东北亚的合作优势,在更大的世界坐标系中聚资源、强产业、赢未来。

开放之所以被置于示范区“使命坐标系”的核心位置,根本在于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四重支撑。首先,国家战略支撑。党的二十大把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”写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总纲要。其次,格局动力支撑。构建“双循环”格局,国内循环需要国际循环“驱动轮”加速运转,示范区通过高水平开放,把全球市场、技术、资本嵌入本地产业链。其三,优势重塑支撑。在区域竞合加剧、资源红利递减的背景下,比较优势比拼的已不再是要素洼地,而是规则高地;以高标准经贸规则赢得政策红利,示范区才能在东北振兴中抢占先机。其四,创新扩散支撑。开放带来的跨境协同加速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,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活水,形成“创新—产业—市场”良性循环,同时通过多元伙伴布局增强供应链韧性。

知行合一,使命必达。为将开放蓝图变为现实画卷,示范区着力在“硬环境”上下苦功。一方面,以“政策硬度”打造引力场,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,在投资贸易便利化、政务服务高效化等方面先行先试,为全球客商营造稳定、透明、可预期的制度环境。另一方面,以“枢纽速度”拓宽合作路,强化物流通道建设,提升通关效率,加速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的跨境流动,构筑链接东北亚的“快车道”。

开放不仅是经济的“硬联通”,更是文化的“心联通”。示范区深谙此道,用心做优“软环境”,以“场景温度”激发城市活力。风筝嘉年华、文旅大集等系列活动,让“开放元素”融入寻常百姓家,增进了中外文化交融与民心相通。示范区积极做热做新开放场景,通过举办青年创客周等活动,搭建起国际化的交流平台,让技术、人才、消费在此高频互动、即时转化,持续放大国际合作的外溢效应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奔涌不息的动能。

放眼未来,示范区要在更宽平台、更深层面将开放优势变为合作胜势,让东北亚开放高地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发动机。此刻的示范区,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把“扩大开放、履使命”落实到政策完善、枢纽强链、场景焕新的每一次实践。让我们以“招管改开”总体思路为坐标,用更硬规则赢得信任,用更快通道抢占时机,用更暖场景汇聚人气,把开放优势锻造成发展胜势,把区域机遇转化为时代动能,在东北亚合作的大棋盘上落出更具引领力的关键一子,为吉林振兴、东北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示范力量。

作者:钟翰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