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鹤峰渔山:一条公路 改写与世隔绝到活力迸发的命运脚本

更新时间:2025-05-20 10:31:00

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杨国炎、唐天晟、向航)5月17日,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鹤峰渔山村的土地上,环绕村主干道和组级公路上便热闹起来。村口“凯荣茶厂”院坝里,村民们有的围绕着货车,一边帮忙搬运货物,一边开心地交谈着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;有的村民将刚采摘的鲜叶搬到过秤台前,踮起脚跟张望着电子屏上跳动的数字,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。

“以前路不通,村里的农产品卖不出去,外面的物资运不进来,真是端着金饭碗讨饭!”回忆过去,该村二组饶大爷感慨万千。

如今,看着家门口一辆辆满载农产品的货车整装待发,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发动机的轰鸣声仿佛是渔山活力的心跳。

“现在可好了,条条水泥路直通茶园和家门口。我们的茶叶、箬叶不仅不愁卖,价格比原来还高一倍不止!”饶大爷一边忙碌一边兴奋地说道。

索道上的艰难往昔

渔山村,地处武陵山腹地,平均海拔近千米,谁能想到,曾经的渔山,完全是另一番景象。四周被连绵的大山紧紧围困,是名副其实的“悬崖村”“壁挂村”,与外界相连的唯有那颤颤巍巍的索道。那索道横跨着深不见底的峡谷,几根钢索在风中发出“呜呜”的声响,仿佛在诉说着村民们出行的艰难。孩子们每次乘坐索道去上学,小脸都吓得煞白,双手紧紧抓住栏杆,不敢有丝毫放松;大人们运送物资时,同样是提心吊胆,遇上狂风暴雨,索道停运,渔山就彻底成了一座孤岛。

渔山村村民坐上距离谷底500多米的悬索出山

联系外界的除了一条索道,便是几条陡峭的山路。村民外出采购物资需徒步翻越几座大山,耗时四五个小时。丰富的农产品运不出去,只能烂在山上和地里。

“以前卖一头猪,得请五六个壮汉抬下山,光人工费就要花去大半。”二组村民谷忠海道出了当时村民们的无奈。

村民出行的悬索铁栏

因为交通的桎梏,渔山丰富的物产只能在山里自生自灭。漫山遍野的茶叶、甘甜的蜂蜜,还有各种山珍,都无法走出大山换来财富。村民们守着肥沃的土地,却只能过着贫困的日子。年轻力壮的纷纷外出打工,村子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,冷冷清清,发展更是无从谈起。

已下岗的悬索铁栏

公路开启希望之门

多年来,打通出山之路,一直是渔山村民祖祖辈辈最迫切的梦想。

2015年,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,渔山“悬崖公路”的建设工程正式破土动工,筑路工程艰难地展开。施工队在陡峭的山间一寸一寸地开凿,克服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。建设者腰系安全绳,在近乎垂直的岩壁上凌空开凿炮眼,历经700多个日夜鏖战,全长8公里的绝壁村级主干道公路终于修通了。举行通车庆典这天,村民们奔走相告,齐聚村委会欢呼雀跃,燃放鞭炮,整个村子都沸腾了。

渔山村村级公路一角

“当看到大车小车开进村委的那一刻,全村人感动地流下热泪。”村支书饶以明回忆当时的场景,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和兴奋。

路修通了,但等级低,路基路面没有硬化,常常是晴通雨阻,每遇洪水、冰雪便是路断人稀。2018年底,县政府决定对渔山村级公路、部分组级公路实施硬化工程。2019年底,这条“挂”在悬崖上的公路全面完成拓宽和硬化任务。几年来,先后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,完成通村主干道8公里硬化和57.5公里组级公路硬化工程,使该村通村公路、通组公路硬化率、入户路通达率均达100%。

活力迸发的全新渔山

一条条蜿蜒的公路如银带般穿梭,彻底改写了渔山村“交通靠走、远输靠肩”的历史,不仅铺就了村民们的“幸福路”,更成为激活山村发展的“金钥匙”,让昔日偏远闭塞的小山村迎来蝶变新生。

渔山村村级公路一角

随着公路的贯通和提档升级,渔山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货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,将村民们辛勤劳作的成果运往全国各地,曾经滞销的农产品,如今成了市场上的宠儿,村民们的收入像芝麻开花般节节高。在这一过程中,勤劳致富的村民、引领发展的带头人、一心为民的干部,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他们的话语,成为渔山村蜕变历程中最生动的注脚。

“以前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外跑,留不住人。现在交通条件改善了,好多年轻人都回来创业了,开网店卖农产品、办农家乐和民宿,村里越来越热闹,日子越来越有盼头。”村民夏春花激动地说。

渔山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张静(中)开直播带货

眼看家乡一天天变好,长期在外务工的村民张静响应号召回乡创业,成立了渔山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,注册渔山茶叶坊、渔山粑粑食品坊,借助互联网,帮村民带货出山。近3年来,全村农特产品销售量年均增长30%,每年总销售额超过500万元,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.3万余元。

“以前村里不通路,娶媳妇都成难题,姑娘们一听是偏远的渔山村,交通不便,都打退堂鼓。家里条件再好,没有好路,姻缘都难上门。现在公路一通,情况截然不同。村里的姑娘小伙不愁找对象了,外地的年轻人也愿意来村里定居创业。”六组村民向顺喜欣慰地说:“这路啊!就是咱村里的‘红娘’,把好日子都牵来了!”

以前村民们最怕生病,去乡医院和县城要折腾几天,遇到紧急情况,救护车根本进不来,只能眼睁睁看着病情加重。如今公路四通八达,急救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。一组村民田方胜心有余悸地说:“去年,我不幸被五步蛇咬伤,危在旦夕,要不是路好、送血清的急救车来得快,我这条命早就没了,这路就是我们的‘救命路’啊!”

“路通了,网通了,快递进村了,村里的变化每天都在发生。过去撂荒的土地,如今种满了经济作物,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,直播间里的渔山茶、土家腊肉、蜂蜜、叶儿粑粑等农产品成了‘网红产品’;村里引进了企业,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,钱袋子逐年鼓起来了,全村人均收入由过去全乡倒数垫底,发展到现在的名居前列;而今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,小汽车也开到了家里,大家面对未来的日子更有盼头了!”谈及未来,村党支部书记饶以明信心满满:“我们计划进一步建设农产品深加工车间,打造‘渔山’品牌,让更多的人走进渔山、爱上渔山。”

渔山叶儿粑粑

鹤峰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将进一步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,让更多像渔山村这样的偏远山村融入发展‘大格局’。”

从“无路可走”到“路路畅通”,渔山公路不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交通线,更是一条承载着村民希望与梦想的发展线。它见证着山村的华丽转身,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生动范本。

湖北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,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信息,还推出了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。